Brandcenter
小波吠吠
XIAOBO'S BLOG
首页>品牌中心>小波吠吠
重新定义房地产◎刘小波

房地产行业经历一拨又一拨的调控政策,正进入前所未有的阵痛期。当规模恢宏的明星房企一夜价值归零,纯粹以高杠杆和高周转占据市场的开发行为将被淘汰出局,人们开始意识到,房地产的底层逻辑已经变了。


随着国家房地产政策的适时修正,以及市场剧痛后的复苏,房地产新一轮周期开始。行业发生颠覆性变化,房地产的金融属性被逐渐剥离,产品属性摆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告别高增长预期,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和定义房地产。




在我国,没有哪一种商品如房地产一样,既是极需的生活保障品,又具有极高的投资增值性。这两种属性,造就了房地产行业的特殊性。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很多房企的崛起,并不是靠正常的生产经营和产品的品质去赢得市场,而是带有一种投机性的金融行为去抢夺市场。一些开发商的盈利模式主要依靠金融杠杆,以几何式的滚动开发模式,没有底线的开发行为,以规模为王,疯狂扩张,对市场进行占有和掠夺。


建立在这一疯狂扩张基础上的房地产开发模式,其产品质量可想而知。曾经,我到一家房企参观楼盘,过程中惊讶地发现,他们的墙体是中空的,间距有60公分。这种明显是北方户型才会采用的设计,被原封不动地搬到南方,丝毫不考虑地域、气候、居住习惯差异,简单粗暴地拿来就用。在高周转、规模化被视为房企百试不爽的发展“良方”时,放眼整个楼市,一套图纸全国通用,南北方户型“同款”现象比比皆是。因为房子好卖,开发企业不去考虑产品的设计是否对路,各地市民生活习性的不同,气候差异对房子的影响,只要产品造出来就不愁卖不出去。


房企不计后果无序扩张的结果,改变了房子居住的根本属性。人为的高杠杆、高负债,催大了房价的泡沫。在貌似高潮迭起的发展过程中,房地产已经远离居住属性,过度金融化。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曾不无忧虑地指出,“房地产泡沫是威胁金融安全的最大灰犀牛。”




房地产去化金融属性,逐渐回归产品属性。这一基本定位的改变,给楼市带来颠覆性变局。


首先是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的“三高”模式玩不转了。随着房地产市场基本面的恢复,“三高”模式不再是“良药”,而成了“毒药”。


在过去的黄金时代,衡量房企核心竞争力的指标是规模类指标,具体而言就是销售规模和土储规模。因此,楼盘同质化现象严重,开发商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粗制滥造,丝毫不顾及居住者的感受,甚至带来了许多社会隐患,引发讨伐声一片。


如今,重核心资源,重配套建设,重售后服务,一切与居住相关的周边都成为核心竞争力,重新接受市场的检验。围绕“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越来越多人意识到,房企的核心竞争力不在规模,而在品质,在于后期的管理和服务。


房地产投资性和实业性兼具,造成房企有两种不同的经营方向:一种是侧重于投资型的房企,一种是侧重于实业型的房企。


正因为把房地产项目看成是一种投资行为,一些房企的目的在于盈利。房子卖出去,钱到手,他们认为这个过程就结束了,立即转战下一个地方,至于前期买了房的业主住得怎么样,已经不在他们关心的范畴。但实业型房企目的在于企业良性循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要付出更多精力与成本,去维系产品品质、售后服务、增加客户认同感,打造企业口碑,甚至需要舍弃眼前利益达成长远发展。


过去,在利益驱动下,我国投资型房企不在少数,造成房地产市场畸形发展。不顾市场实际需求,不顾后果大规模开发,造成“鬼城”“空城”“睡城”林立。更严重的是,资金不断涌向楼市,又给实体经济带来巨大冲击。整个社会弥漫着一种非理性的赌徒心理。在房地产碾压式的暴利辐射下,鲜有人有产业的责任感。




国家加大调控力度,意在挤出泡沫,打击房地产过度金融化现象。但很多人由此认为会导致市场萎缩、房价大跌,这其实是对政策的一种误读。房地产是国家支柱产业,一旦崩盘,会引发经济危机,带来灾难性后果。在日本、美国和香港,都发生过房地产泡沫破裂引发的经济危机,国家正是为了避免发生这样的事情,才如此严厉地执行“房住不炒”。


政策要保持长效、稳定,不能一脚刹车一脚油门。纵观过往各地对楼市的管控,限购、限价以及采取无数的调控手段,为什么没能扼制住炒房?根源在于市场和地方政府都没有扼制炒房的动机。市场自不必细说,而政府通过房价上涨带动地价上涨,炒房增量带动税费上涨获利,可以说,地方政府是炒房和房价上涨的最大获利者。


彻底扼制炒房,需要釜底抽薪。建议政府应出台规定,房子转让时,凡利润超过一定额度即须课以重税,压缩炒房利润,控制在微利甚至无利之间。当炒房者无利可图时,效果则会立竿见影。


在楼市大变局的情况下,地方政府也亟需重新定位,摆脱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不作为城市投资的主导者,而是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让市场的归市场,政府的归政府。




宏观环境逆转,行业生态重塑。告别暴涨,房地产价值何在?


无论有人如何唱衰房地产,我们都要清醒地看到,还有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中国房地产业在城镇化的推进和经济建设中,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房地产仍然会是经济的主要支撑产业。从国家层面来说,房地产行业必须“稳住”,并将在寻求良性发展的路上,步入稳定上扬的阶段。


今天的房地产行业,不仅要“房住不炒”,还要让百姓“住得起”、“住得更好”。大城市、都市圈和城市群,会是房产增量发展区域,占有核心资源的主城区,仍是价值最高的区域。就如惠州,位处大湾区城市群核心区位,属于人口净流入城市,以其价格洼地的优势,又有宽广的土地承接外来产业,只要是立足于民生,建设好品质的房子,这样的房企一定有其生存空间。


房地产去投资功能,让房子的价值和价格相符。安居乐业是人们生活的终极目标,房地产承载着人们对家的渴望,房地产的情感温度,在于其用一个有形的产品,嫁接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所以,政府应该鼓励的是,人人都将有房住,人人通过努力都可以买得起房。在当前推进的租购并举措施中,我认为“购”应占据绝对主力,“租”只能是辅助手段,这是由人们深层次的心理需求所决定的。


中国人受安土重迁的文化影响深远,形成根深蒂固的观念:中国人讲“成家立业”,这个“业”就是基业,指的就是房子。有房才有家,有家才有根。没有自己的房子,总有一种漂泊不定的感觉。目前来看,公租房能解决年轻人创业时居无定所的一时状态,但不能解决老百姓长居久安的心理诉求。因此,让居者有其屋,就如让耕者有其田同理。


狄更斯在《双城记》的开篇中说,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最好的时代。当前的房地产行业亦可以如此形容。在国家“房住不炒”的大旗下,轰轰烈烈的炒房时代即将落幕,去除资本属性,回归产品属性,让房地产回归居住功能。剔除房地产高杠杆高周转的金融属性,那些靠规模、靠高周转高杠杆发展的全国巨人模式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将是一大拨兢兢业业、有责任心、潜心建好房子的本土房企很快成长起来,相信他们将重新定义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逻辑。



(刘小波,隆生企业董事长)


2009-2023 隆生企业版权所有 粤ICP备050725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