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ndcenter
品牌中心
LONGSUN MAGAZINE
首页>品牌中心>隆生刊物
为什么老板们都喜欢朝令夕改?◎焱公子

最近一个提问特别有代表性:“我老板太善变了!总是朝令夕改。上周刚决定的事,这周又全部推倒!我都做了一半了!这该怎么办?”

老板主意不定,员工疲于奔命。职场中,这种情况十分常见。如何才能有效阻止老板的各种“奇葩想法”,让自己的工作变得轻松有序?但抱歉的是,现实中的职场,尤其是高速发展中的中小型公司,不朝令夕改的老板,几乎不存在。


一、老板的定位,决定他必须这么做

员工的定位,是将任务全力做好;老板的定位,是决策。公司发展、盈利、存亡,依赖于老板的决策。

我一个朋友曾经入职一家影视公司,为了一个微电影项目,她熬了几夜输出剧本。交给老板后,老板让她连改5遍依然不满意,最后只好自己来。问题是,老板改的剧本朋友也不满意,她与老板据理力争,但老板说:“你要知道,我是对最终结果负责的那个人。”后来不出所料,客户觉得剧本与需求差距过大,合约没签成。

现在回头看,虽然项目失败了,但从老板的角度出发,我觉得他当时其实没错。因为只有他是真正为结果负责的人。老板一怕就会变,员工就受累,但老板不怕不变,公司可能就会死。

柯达曾是胶片相机领域无可匹敌的王者。在数码相机风靡全球时,他们仍坚持做胶片,最终,毫无悬念跌下神坛。

理解老板的“变来变去”,是因为他们的身份是领导者。他们需要紧盯市场,时时调整战略与决策,最大程度确保公司持续存活。这是定位所决定的。


二、成熟的员工,犹如“转向助力”

员工的定位又是怎样的呢?马东曾打过一个形象的比喻:老板如同考生,员工如同考生手中的铅笔。答题时,考生做出判断,铅笔写下答案。考生回头检查时发现问题,铅笔要做的,应该是即刻擦除,重新按要求填写答案。

如果此时铅笔跳起来说,改来改去真的累,你最好写上去就别擦。这样做,事实上是增加了考生的试错成本,逼着他一条路走到黑。

若考生因成绩不好被退学,一个退学的学生,就不会再需要铅笔了。换个角度:如果铅笔容易写,容易擦,让考生能安心做判断,无压力调整,他一定会愈加青睐手中的笔。所以,考生与铅笔,是相互成就的关系。

一个真正成熟的员工,除了要像铅笔,更应该像“转向助力”。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多数时候老板也许并不知道何为对,何为错,他只有不停打方向、做判断,而一名优秀员工此时承担的角色,就是他的转向助力。

你的助力越到位,老板就越轻松,在压力减轻的程度下,他或许会慢慢减少朝令夕改。帮助而非阻拦老板做选择,给予他充分的支持,是员工的职场专业,也是核心价值。

三、快速适应老板变化,3种思维供你参考

那么,如何快速适应上级不断地变化?分享3种思维供参考。

1、多一圈思维

著名管理学家马歇尔·多普顿曾提出“多一圈定律”。他发现德国人做汽车拧螺丝时,会比规定的标准多拧一圈,而法国人出于浪漫不羁的天性,往往少拧一圈。拧螺丝是细小的生产环节,多拧一圈和少拧一圈地不断积累,最终就体现为汽车质量的差异了。

职场中,如果我们也能保持多一圈思维,在尽职尽责的前提下,听任务做事情,总能想深一层,做细一点,当上级再次更改方向时,你一定更能体会他的心境。

进一步说,老板对你建立更深的信任,他会倾向给予你更多授权,朝令夕改的概率就会下降很多,这更有利于你后续工作开展,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2、局外人思维

很多时候,我们会因为老板的某个决策而恼怒,是因为自己身处局中,是这个决策最直接的“受害者”。这时候,不妨抽离一点,尽量将自己置在局外人的视角,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思考。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看起来应该不是针对我。前后几个方案客观对比一下,究竟孰优孰劣?这个事做成了,对我的收益点都在哪里?从这些角度想一想,或许你就不会再陷在一堆于事无补的负面情绪里,而以一份更从容的态度去看待他的“善变”。

3、向上管理思维

要记住,老板虽然是决策者,但千万不要让他真正“置身事外”。老板提出新的需求是可以的,但你要按照新工作量做出权衡后,跟老板谈一谈:时间窗是否满足?资源配置有没有缺口?人力是否需要补充?有没有什么潜在风险,该如何规避?这四点的背后,都意味着成本的变化,老板如果真的打算做,势必要提供相应的资源和预算支持。

相比无论老板说什么,都默默点头埋头就干的人,懂得向上管理,会争取更多资源的员工,无疑更受青睐。因为在老板心里,这样的员工,才是真正替他考虑的“自己人”。


四、跟老板践行试错,不亏

不可否认,职场中的确有不少拍脑门瞎指挥,还不肯给任何资源、只想把你往死里用的渣老板。但这不应成为阻碍我们客观评判决策者的藩篱。

当你带着冷静的眼光,去审视老板不断更改的决策时,或许你会发现,那一刻的他,比所有人更如芒在背。他不见得想那样,只是不得不为。

尽可能试着接受、并相信上级决策,共同践行试错,多数情况下,你绝不会亏。因为你们的关系、他对你的信任程度,在这样的过程中,只会增不会减,你也能收获额外的成长。

再退一万步讲,即便真走错了,也不用你买单,不是么?


(焱公子,知名评论人)




2009-2023 隆生企业版权所有 粤ICP备050725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