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ndcenter
品牌中心
LONGSUN MAGAZINE
首页>品牌中心>隆生刊物
嘘,此处请保持安静!◎张汉美

来隆生多年,一些规定了然于胸,一些规定纳闷于胸,比如这一条不成文的规定:领导讲话不允许鼓掌。

的确,在隆生大大小小的会议中,几乎没有掌声。现在,很多单位、领导在讲话过程中有掌声,似乎是会议的“标配”,鼓掌无非出于两个原因:一、领导讲的内容确实精彩,赢得了与会者认同;二、出于对领导的尊敬,不鼓掌似乎不给领导面子。与会者太喜欢在发言完之后,用掌声来回馈发言者,否则总觉得缺少点精神层面上的认同和赞赏。

但是,开会的目的本来在于传达精神、部署工作、解决问题,掌声的有无或热烈或平平,其实与会议本身无关。如果工作得不到落实,掌声再热烈也属空谈;而倘若工作有成效,即便无人鼓掌,成绩照样摆在那里。无论是领导发言还是员工发言,没有人因为你在会议上获得了热烈的掌声而忽视你在工作中的不作为,也没有人因为你发言讲话没有获得反响而否认你工作上的业绩。来隆生久了,慢慢了解企业文化之后,明白了隆生的务实就是体现在这样的细节里。

隆生的会议重在解决问题、发散思维、沟通协调,无论是总裁办公会议还是各部门的月例会周例会、专题会议,大家就事论事,部门之间也从来不在会议上互相吹嘘或是打官腔说客套话,该是哪个部门的责任就找哪个部门,该要哪个部门配合协调就开门见山提出要求,完全不需要用掌声来开始或是作为结束的标准动作,这样的会议才能推进工作,如果每场会议结束后的“定论”就是等待下一场会议再商讨,那么这样的会议不仅浪费大家的时间,在会议上消耗太多的精力讨论不出结果,成了疲于奔命的拉锯战。

隆生不鼓励大家在领导发言后鼓掌,也是在传递一个信息,领导也不是圣人,领导做决策也不是万无一失的,领导的理念和建议和办法不一定就是不能动摇的军令状。在这个包容性强的企业,尤其是近些年引进来自五湖四海的专业人才,在他们的专业领域有独到的见解和工作思维,如果盲目地对上级听之任之,放弃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做一个只听话不敢提意见的员工,只鼓掌不反对的员工,这是一种细思极恐的碾压式管理方式。不鼓励大家鼓掌,其实就是给大家留有发言的余地,留有意见相左的空间,留有一同商榷的机会。

你是否领会领导的意图和接受工作安排,根本无需刷掌声。布置的工作内容,督促你要跟进的业务事项,你不需要对此鼓掌表示理解,你只需要实践到工作中去,完成领导交办的业务,比你鼓烂手掌还务实。

我们延伸一下这个在会议上鼓掌的“题外话”。不知道大家听闻过毛主席对会风的纪律要求没有,1957年3月18日,毛泽东“在山东机关党员干部会上的报告”时长大约2个半小时,会议记录呈现“(笑声)”有25次,没有一次(掌声),听众非常享受毛泽东的语言表达,用笑声进行互动、回应,而且并不存在需要不断鼓掌以表达敬意的氛围。1964年,毛泽东“在中央工作会议小型会议上的讲话”更是明确指出:“向来讲话不要鼓掌。”

对于喜欢在会议上吆喝鼓掌或是带头鼓掌的人,也许仅仅想起到一个暖场作用,可是鼓掌其实是非常讲究学问的,表面上看是人的一双肉掌碰合发出的音效,似乎很简单,但有复杂的含义在其中,要点在于,何时鼓,何时不鼓;何时大鼓,何时小鼓;何时快鼓,何时慢鼓。像新闻联播经常提到的“会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有时也用“经久不息的掌声”或“长时间热烈的掌声”等词汇来描述,可见鼓掌也有多种。有学者列举了常见的鼓掌种类,竟达十七种之多,比如鼓掌、热烈鼓掌、长时间鼓掌、长时间热烈鼓掌等。

这让我想起一本书上记载,前苏联一次大会,斯大林讲话,与会者每次都拼命鼓掌,谁也不敢先停止,只好你看着我鼓,我看着你鼓,就怕谁先停下来落得个“大不敬”的罪名。因为在那个时候,这个罪名是要杀头的。

这种掌声的反面恰恰是一种流于形式的应付和迎合。

“领导没讲我先讲,拍拍话筒响不响;领导讲话我鼓掌,带动全场一片响”,掌声太频繁反而拍成了一场“惊涛骇浪,此起彼伏”的响声秀。

“不鼓掌”其实是良好会风的一种表现。少点鼓掌的姿态,多些实干,少些虚无,多些务实,少些形式,真正把工作落实好,“无声胜有声”这样才能赢得全公司上上下下发自肺腑的“掌声”。


(张汉美,隆生企业财务中心税务会计)



2009-2023 隆生企业版权所有 粤ICP备050725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