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ndcenter
品牌中心
LONGSUN MAGAZINE
首页>品牌中心>隆生刊物
我眼里的企业内刊◎杨远平

信息大爆炸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世界各国、社会各界、各行各业的信息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取,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但是,它同时也给我们创造了很多麻烦,铺天盖地的热点新闻可能是假消息,言之凿凿的逻辑、定律可能是一纸谣言,振奋人心的慷慨陈词可能是粉饰太平……真假难辨,善恶难分,看新闻成了技术活。

相对于营利性媒体的复杂而言,非营利的企业内刊就纯粹了很多。

在我看来,企业家精神外化为难言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具象为企业内刊,所以企业内刊需要承担的主要使命,应该是要把企业家的精神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不要晦涩难懂,虚无缥缈,也不要无中生有,矫揉造作,只要旗帜鲜明地告诉所有人,企业在追求什么,达到了什么目标,面临着什么问题,做了什么努力,就算得上是一份好的内刊了。


身在其位,当谋其政

企业内刊,顾名思义,是企业主要对内发行的刊物,一旦内刊需要服务于外部,接受了舆论的导向,内刊就很难确保它的纯粹。

王石的《万科周刊》、潘石屹的《SOHO小报》、冯仑的《万通》曾被誉为房地产行业最成功的内刊,尤其是以批判主义精神和透明化著称的《万科周刊》,2005年之前一度被认为是“中国顶级的财经媒体”,针砭时弊,放眼全国。

但是在2010年左右,这三者却像是都迷了路。《万科周刊》在自我剖析和自我批判中成长,也终于因为“商业机密”而死亡;潘石屹被嘲讽伪装文化人、知识分子,连《SOHO小报》主编接受采访时都直言“我也不知道是做给谁看的”,停刊停得毫无预兆;冯仑“不务正业”地淡出地产,转战《风马牛》,专心搞文化……最终,或是理想主义败给了现实主义,或是旧媒体败给了新媒体,它们都停刊了。后来,还有人写过《人民怀念<万科周刊>》之类的文章,以此缅怀。

但是我却觉得不奇怪,内刊就是内刊,它永远都应该以对内为主,如果它主要是办给外界看的,那就不称其为内刊,它们确实有过高光时刻,也确实完成了应有的使命,最后的消亡也算是寿终正寝。

况且,在那个时代背景下,人们能抒发己见的机会不多,企业内刊一定程度上充当了企业家的自媒体,在自媒体时代真的来临时,与其选用尺度难以把握的企业内刊,不如干脆开个微博。乱用电影《剑雨》中转轮王对彩戏师说的一句话:你要变戏法的时候就变戏法,要练武功的时候就练武功,你总是混在一起,能活到现在,真是一个奇迹。

企业内刊是企业的名片,这张名片不应该承载过多的东西,否则一旦承载不下的时候,企业就不得不换一张名片了。


上下一心,是为精神

企业内刊大多数诞生于企业的快速发展期,这个阶段一般有三个特征:

企业规模正在扩张。原本可能是集团——项目的管理模式,变成集团——大区——区域——片区——项目,管理半径变长,兵不知将,将不知兵,老板永远在照片、视频里,集团制定的战略,到项目时可能执行不到三成;

组织架构正在调整。A项目的人员调整到B项目,甲区域的领导调整到乙区域,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磨合、阵痛之后,才能初见成效,一旦运转不佳,可能还需要“返工”,重新调整,甚至可能暴发离职潮,使企业元气大伤;

企业员工正在增加。企业新人与旧人的矛盾,就像异体输血的排斥反应一样,即使目标一致,却永远能提出相左的意见,元老并非都跟不上时代,空降的也不全是精英,一不小心就成了群魔乱舞。

这样的处境,就像得了精神分裂一样,自我怀疑,患得患失,轻则止步不前,重则一泻千里。

企业内刊在这个时候应运而生,帮助各层级、板块、条线了解企业的动态和管理层的想法,统一目标;帮助理解组织架构调整的方向和目的,提高组织架构的兼容性;提供理性抒发的意见的平台,促进新人接受企业文化、旧人接受企业变革。根据变革中的问题,不断地进行自我修正,才能摆脱精神分裂,悦纳自我。

这样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十年、二十年如一日地更新、发行下去,像日记一样,记载企业的具体事件和喜怒哀乐,思考时代变迁和远虑近忧,让相关者知道企业目前的处境,以及为了企业的愿景所做的努力……有血有肉,丰富饱满,每一页都应该是企业真实的内心。


争而论之,明辨笃行

在《隆生》的创刊号中,刘小波董事长作了序,里面写道:

办刊的出发点要务实、平和,不要故弄玄虚,曲高和寡,亦不应粗庸肤浅,让人不屑一顾,要少说套话和不说空话,让人感到真实和亲切,风格活泼,内容清新,妙语连连,让人百读不厌,什么好话、坏话、直爽的、隐喻的、尖刻的、温和的,我们都应该让朋友们说出来,一味地听好话,压制不同声音,那不是我们隆生企业的精神。

创刊20年后的今天看《隆生》,前一半是做到了,务实、平和,且让人感到真实和亲切,用感性的话说,是一份有温度的内刊;但是不同的声音却变少了,力量稍显不足,是我们都失去了独立思考能力了吗?当然不是,是我们都不想表达了。

在这个快节奏、时间碎片化的年代里,一条微博或者微信朋友圈加上几张图片,想说的就说完了,如果还没说完,那就再来几条,然后等点赞、评论,开始互动……大家少有深入研究的激情和大篇幅表达的动力,这也是很多企业内刊沦为官网一角无人问津的零星图文拼凑甚至干脆停刊的原因之一。

公开表达的难处在于对尺度的把握。据理力争是辩论,口出恶语就变成无脑谩骂;人人都想发表真知灼见,又怕一不小心贻笑大方;只是想就事论事而已,谁知道有没有伤害到其他部门、同事。比如隆生这次获取鹿江花园3区地块,是铤而走险还是见可而进?比如鹿江花园1区项目的户型设计,是再造经典还是安常守故?比如隆生的房子公摊比例比同行高,得失孰多?

真理是越辨越明的,至于如何巧妙命题,勾起大家的表达欲?如何设置规则,让言论的自由与克制共存?希望《隆生》编辑部把握尺寸,让《隆生》历久弥新,百花齐放,精彩纷呈,温暖又有力量。


(杨远平,就职于隆生企业财务管理中心)




2009-2023 隆生企业版权所有 粤ICP备050725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