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ndcenter
品牌中心
LONGSUN MAGAZINE
首页>品牌中心>隆生刊物
《狂飙》带火的《孙子兵法》,给管理者哪些启示?◎宫玉振

近日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莫过于热播剧《狂飙》里的大反派高启强。而剧中一路指引高启强“登上顶峰”的不是其他,正是著名的军事典籍——《孙子兵法》。

剧中高启强曾在某个城中村改造项目上遭遇瓶颈,却仍冷静告诫自己的弟弟不可将对手赶尽杀绝。彼时他便引用了《孙子兵法》中的“围师必阙,穷寇勿迫”。此句出自《孙子兵法》的《军争篇》,意思是围困敌人的时候不能完全堵死,陷入穷途末路的敌人往往会拼死抵抗,做困兽之斗;但如果留出一条活路,敌人反而会一心为了逃跑而没了斗志。

商场如战场,优秀的管理者和企业家,都需要具备战略眼光与竞争思维。


兵者,诡道也

孙子说:“兵者,诡道也。”所谓的“诡道”,就是通过策略的运用,调动对手,迷惑对手,分化对手,使其陷入更大的不确定性中,从而产生错误的判断。

而在商业竞争的环境中,我们可以分散对手的资源,暴露它的弱点,从而强化自己的优势。如何去运用具体的策略来创造出手的机会呢?孙子提出了他的“诡道十二法”:

能而示之不能:明明能打,但假装不能打。隐藏自己的实力和意图。

用而示之不用:明明要用这种打法打,但我假装不用。掩盖自己的企图与计划。

近而示之远:明明我在近处发起行动,但我先要假装在远处打你。

远而示之近:明明我要在远处发起进攻,但我先做出在近处行动的样子,吸引你的注意力。

利而诱之:用小利来引诱对手。人都是趋利避害的,组织也是如此。它愿意听你调动,一定是看到了利益。打仗有所谓的伏击战,就是用小部分部队伪装主力,吸引对手的部队到对其不利的地形,然后突然发起攻击,消灭对手。

乱而取之:制造混乱来攻取对手。

实而备之:对手力量充实,无懈可击,那怎么办?做好防备,做好准备,耐心等待时机。

强而避之:对手力量过于强大,我就是打不过他,那怎么办呢?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只打那些能打赢的仗,拒绝打那些打不赢的仗。只在有利的情况下跟对手打,避免在不利的情况下跟对手打。只打那些你能打赢的对手,避免跟那些强大的对手正面较量。有时候,不打,可能需要更大的勇气和智慧。

怒而挠之:对手性格暴躁,易于激怒,就挑逗他,让他失去理智,让他犯错误。

卑而骄之:对手很谨慎,很小心,那怎么办呢?让他骄傲,让他狂妄。狂妄是走向灭亡的第一步。

佚而劳之:对手休整良好,怎么办呢?折腾他,让他疲于应付,疲惫不堪。就像彭德怀运用蘑菇战术,把胡宗南的部队肥的拖瘦,瘦的拖死,就可以变成好打之敌。

亲而离之:对手内部团结怎么办?通过离间的方式,把他剥离出来,变成孤立之敌,变成好打之敌。

后世的“三十六计”,其实就是从诡道十二法引申出来的。当然诡道不仅仅十二法,孙子也可以写诡道三十六法,甚至一百零八法,那可能就写不完了。

战争本质上就是双方智慧的对抗。所谓的“兵者诡道”,就是强调的这一点。

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微软的Word如何占领中国文字处理软件市场

能打,但我假装不能打;用这个打法,但我假装不用这个打法。

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们多数人电脑里装的文字处理软件,不是今天都在用的 Word,而是WPS。WPS 是金山公司开发的国产文字处理软件。中国本土企业最大的优势,往往就是成本优势和价格优势。Word是微软开发的软件,开发成本本来就高,加上汉化以后,成本更高。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里,Word与WPS在中国市场的竞争是屡战屡败,几乎完全被WPS碾轧。

但是很短的时间里,WPS就被清除出了中国市场。Word几乎成了个人电脑的标配。形势为什么突然逆转?微软开始采取了一个非常有效的策略:默许甚至鼓励盗版Word软件流入中国。

WPS成本再低,低得过盗版吗?所以那一段时间你要是去买电脑,卖电脑的都会问你一句:“给你装个Word好不好?免费的。”免费谁不乐意啊。WPS包括几乎所有文字处理方面的国产软件公司,很快便从行业中消失了。

但是,市场控制在Word手中之后,微软就宣布了新的政策:开始进行正版认证了。微软真的没有能力控制盗版流行吗?其实非常简单,微软公司只需要植入一个小小的认证程序,就可以杜绝所有的盗版。非不能也,是不为也。关键是借盗版之手,不费吹灰之力,便打败了主要对手,真正做到了兵不血刃,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典型的“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

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奥迪在中国市场上阻击宝马3系之战

明明我要在近处打你,我先在远处发起行动;明明我要在远处打你,我先在近处吸引你的注意力。

在战争中,进攻的一方,除了主攻方向,往往还会有助攻方向、佯攻方向。助攻方向和佯攻方向往往是为了牵制和吸引对手的兵力和注意力,配合主攻方向作战。

企业竞争也是如此,往往不是单一产品、单一市场的竞争,而是多个产品、多个市场同时进行的竞争。

一个经典的例子,是奥迪在中国市场上阻击宝马3系之战。

宝马3号称是第一款国产化的豪华车。宝马对宝马3在中国的上市抱有很大的期望,希望凭借宝马3一举打开中国市场。

宝马3上市,必然给奥迪在中国的市场形成极大冲击。奥迪制定出了自己的反击策略:借助在中国已经形成的强大生产能力,抢先在宝马3上市之前,推出了奥迪A4,并且给奥迪A4定价40万元左右。这个价格是非常不合理的,甚至高于当时的奥迪A6。奥迪为什么要这样做?

我们知道,宝马一直认为自己的对手是奔驰,因此从不把奥迪看作是自己的对手,所以同级别的车,宝马的销售价格一定要比奥迪高,通过更高的价格,来体现自己更高的价值。

对于宝马和奥迪来说,这在国际市场上早已是多年的惯例了。所以宝马就顺理成章,参考了奥迪A4,给宝马3定了一个超过40万元的基本价格。

这里带来了一个问题:奥迪A4的性价比本来就已经不合理了,宝马3的性价比就更加不合理。而奥迪A6的性价比,就显得极其合理。

所以那一段时间,奥迪A4从来没有完成自己的任务——也不可能完成,但是奥迪A6卖得特别好。关键是,宝马由于定价失误,超出了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宝马3整个上市计划乱得一塌糊涂,宝马希望通过宝马3系在中国上市来打开中国市场的希望也由此落空。

军事上有“慎重初战”的警告。第一仗没打好,接下来的仗就很难打了。所以直到今天,在中国市场上,宝马依然受制于奥迪。

我们看这一仗,奥迪策略的妙处在哪里呢?表面看来奥迪打的是奥迪A4,其实保的是奥迪A6。奥迪A4其实是奥迪推出的阻击宝马3的战斗品牌,典型的声东击西。

通过这样的策略,奥迪成功地将品牌价值的提升突破点集中到了奥迪A6身上,更主要的是,一举挫败了宝马3的上市计划。企业动态竞争理论中,有一个著名的多点竞争策略,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进攻策略。在这种策略中,企业往往在一个市场或由一种产品发起佯攻,以牵制和干扰对方,却在另一个市场或以另一种产品发起真正的进攻。

实际上,实施多点进攻的一方,往往可以让自己比只有一个进攻方向的对手有更大的市场回旋空间。因此,竞争者在发起攻击的时候,不要只有一个进攻方向、一个进攻产品,产品与产品之间、方向与方向之间一定要形成一种策略性配合。

通过这样的组合拳,便可以更加有效地调动对手。当对手陷入手忙脚乱之时,你再发起真正的攻击,往往就极为有效。

(宫玉振,军事学博士、北大国发院教授)




2009-2023 隆生企业版权所有 粤ICP备050725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