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ndcenter
品牌中心
LONGSUN MAGAZINE
首页>品牌中心>隆生刊物
企业的洞察与假设◎杨杜

四维之中,时间不断缩短、速率不断加快,你必须快速反应、迅速变化、迅速响应某些东西。那些非常有影响力的人,早已在用超宽带、网速与信息振幅,迅速提升自己做事情的波及率。

第四维是在时间轴上观察变化和可能发生的变化,就是洞察和假设。比如围绕企业的技术、产品、所在行业,或者围绕人,差不多都是一个S曲线,即从创业到成长、成熟、衰退。

如果GDP到增长5%左右的时候,中国的企业基本进入了成熟期。成熟期低成长的企业怎么管理?高成长的企业又怎么管理?两者活法或许大相径庭。

你的企业在发展有规律的阶段,怎么做好假设?怎样调动资源?如何做好战略布局?回答好这些问题,企业家、管理者的洞察力和假设力必须非常强。

不同年龄的人能看出来的信息截然不同,70多岁的人考虑问题与50多岁的人考虑问题必然有差异,因为不同时代的人,思考问题的时间感不一样。

在频率加快,波长缩短,带宽像太平洋一样粗的时候,我们大约难以想象自己到底该如何思考这个世界。但是那些非常有影响力的人,早已在用超宽带、网速与信息振幅,迅速提升自已做事情的波及率。发一个推特全世界就知道了,是用链式而不是一层一层的发.比如特朗普的推特治国,推特粉丝有5140万人,脸书有2310万人;莫迪的脸书粉丝是4320万人,推特粉丝有4230万人。

大家都在关注他们,不管他在推特、脸书发表什么言论,都可以迅速地推向外面。我们国家领导人的讲话同样如此,通过有组织的推动,新闻、头条都是在置顶,用这种方式迅速在几千万人、上亿人之间产生影响力。

企业洞察这个趋势,自然紧随甚至引领这方面的技术,像华为,主攻的就是宽带和视频,用技术载体的方式推动这个社会更快速地往前走,我们的认知模式也因之发生变化。


分享链接:事业的接续 后浪推前浪

对大佬们来说,不讲话有时是因为没必要,有时则是因为满肚子的苦。除了马化騰、王兴外,其他主要的互联网企业如阿里、京东、字节跳动、拼多多等都进入到了“二代目”,并不再需要“老一辈”在台前表演了。

(1)对部分企业来说,业务从主要面向消费者转向主要面对企业或政府,本身也不再需要关注度。因此,大佬们发声与否,可能在根本上还是取决于是否有利于自己的事业。

雷军已经52岁了,但小米依然没有真正的二号人物。下一个十年,小米的竞争环境更为复杂,雷军能否像张一鸣信中所言跟上“年轻的想法”是一个问题。雷军表示,小米不再需要他之时,就是他退休之日。

(2)但这种消极应对,对小米真的好吗?某种意义上讲,接班人问题关系到创始人的事业如何在自己抽身之后,依然能够继续发展,是必须正视的大问题。因此,挑选一个合适的后继者,就成为重中之重的事情。总的来看,互联网企业因创始人的个性与企业文化已经融为一体,使得 “信任”变成关键资格。

在这方面,除了阿里马云的继承者张勇外,比较成功的例子还有字节跳动。2021年5月20日,张一鸣宣布卸任CE0,联合创始人梁汝波将接任。对张一鸣来说,梁汝波不仅是联合创始人,更是大学同学,更是同宿舍的室友.信任度没问题,能力没问题,接班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3)对字节而言,在“退”的背后,其实也彰显着“进”的野心。张一鸣看似放权,实则是在蓄力冲击“全球化”。正如他自己所说,“将领导公司全球战略和发展,更专注于长期重大课题的探索和战略思考”。刘强东和张一鸣选择沉默,在这一点上取得了高度共识,他们都在为自己掌舵的大船寻找新的航向。

刘强东不仅亲自带动筹备京东资本,而且跟妻子章泽天还参投了红杉中国、奇绩创坛、拾玉资本、高榕资本等旗下的基金,准备下一盘更大的棋。

对企业家而言,长期聚焦人才建设和行政事务,缺乏深度思考,会变得对外界越来越不敏感;对以变化为特性的互联网来说,失去对变化的适时反应能力,也就意味着死亡。因此,为了自己事业的持续,大佬们可以有苦不说,可以放弃台前的热闹喧哗。

(杨杜,著名管理学家)






2009-2023 隆生企业版权所有 粤ICP备050725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