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ndcenter
品牌中心
LONGSUN MAGAZINE
首页>品牌中心>隆生刊物
职业化精神其实是一种信仰◎吴春波

职业化的逻辑可以上天入地,可以创造一切神奇,但是这个东西,并不太好理解。

职业化首先是科学与法治。过去三年,很多人意识到德先生、赛先生的重要性,没有科学,没有民主,最后有多么可悲。其实职业化还有第三个维度,它不仅有科学、有法治(民主),其实还有一个维度是信仰,英文叫faith。

中国人不理解职业化,或者说是对职业化一知半解,只理解了一部分,其实最重要的就是不理解信仰这个维度。光有德先生、赛先生,就像烧开水烧到95度、99度停了下来。


职业化逻辑的三个维度

有段时间中国企业界突然群起而攻之,大骂职业经理人不是好东西,这是对职业化、对职业经理人概念的最大误解,只能说明你用的人不够职业化,不是职业化不对。

在万科公司提倡简单、透明、直接的文化,什么事情都按桌面上的规则来办,曾经的《万科周刊》就是传递这样职业化的理念,当时影响力是非常大的。

王石曾说,当时深圳市委书记厉有为带着深圳的一批企业家去上海访问,当时是上海二把手陈至立接待。陈至立见到大家,第一句话就是《万科周刊》是哪家企业办的,拉着王石聊了半天。

王石口才不算太好,但他大方向一直是对的,他把握住了职业化的逻辑,这是王石对中国企业界最大的贡献,这个贡献也许超过了其他所有企业,时间越长,大家看得越清晰。

另外一家职业化做得好的企业是何享健。何享健也是90年代就旗帜鲜明地说,美的未来就是三个字:职业化,所以我们要用职业经理人。一开始用北溶人,然后用广东人,用全国的人,最后是用全世界的人,所以美的公司大家知道这些年发展还是相对比较顺利的。

科学的维度大家容易理解,就是做事情一定要有全面的、长远的、技术的视角。任正非说,职业化解决问题的方式,从更长的时间维度上来看,永远是成本最小的解决方式。

一般中国人很难理解这个逻辑。洛克菲勒在北京建协和医学院的时候,就一定要用金砖,金砖不是金子做的砖,是花很多人工水磨的砖,所以他们雇了一大批人磨金砖,北京人管那些人叫“磨洋工”,这三个字就这么出来的。

其实大家知道,直到今日为止,协和医学院还是中国最好的医学院,协和医学院大楼巍然耸立,还是最漂亮的大楼,人家背后的逻辑是很清晰的。顺便提一句,洛克菲勒建协和医学院的时候可不是建中国最好的医院,是建全世界最好的医学院,是和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一起建的,但一百多年之后,约翰霍普金斯还是世界最好的医学院,协和医学院离世界最好就不知道差多远了。

所以你如果下定决心,请一个有大公司背景的人来做人力资源,做财务,做IT,有时候会觉得他们怎么那么多招数、名词、说法,哪有你说的那么复杂,你真的会烦他。大多数公司刚接触SAP软件的时候,气的要跳脚: 我TM就买几双劳保的鞋子,买几幅手套怎么要走七八步流程,差点儿没把我公司搞死。

但是他们是全面的、长远的、技术的视角,所以一定要虚心学习,弄明白人家为什么这样设计。当然企业小,发展还没到那个层次,可以简化一点,但是要懂这背后的逻辑。

例如,西方大公司采购为什么不容易贪污? 因为它是采、购、计划、技术、质量五权分离,同时搞定五个人的可能性很小。

法治这个维度很难理解,因为这个法治是英美法的法治,是非完全合同,不仅完全合同要执行,非完全合同也要执行;因为它对法律的内在精神的这种重视,这种尊崇,甚至可以说,它本质上不是合同 (contract),是誓盟 (covenant)。

英美法的逻辑一般人很难理解,最核心就是陪审团。按身份证号码随机摇出来12个人,决定你有罪还是无罪,而且如果无罪,必须当庭释放,不得上诉。所以英美法基本就没有留下官僚系统对法律上下其手的空间。

法国人、德国人也学英国人的陪审团,最后都没有学到精髓。陪审员是临时过来的平民老百姓,所谓参与,事实上就是做做样子,成为摆设了。英美法陪审团的逻辑,让普通人基于常识去判断,基于良知去裁决,基本上就避免了法律这一最神圣的工具被一些人利用的可能性,真正地把法律握在人民手里,英美法的法治背后是这么一个逻辑,是自然法,是自然的正义。

所以,职业化的最后一个维度是这么一种信仰,职业经理人,就蕴含着对这个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发自内心的认同。

最早的职业经理人来自于哪里呢?来自于欧洲中世纪的圣殿骑士。当时欧洲中世纪没钱的人、有钱的人,他们一生共同的梦想是去耶路撒冷,去圣地走一圈。没钱的人一路乞讨,有钱的人怎么办?那些大宅子、金银财宝怎么办?就交给圣殿骑士代管,然后三年、四年——那个年代从英国去耶路撒冷,你想想有多远——回来之后,他们再把财产交回。他们履行的是上帝交给他们的代管财物的责任,是非常高尚、非常荣耀、有一定神圣性的一项任务。职业经理人本质背后是这么一种逻辑,背后的力量就是信仰的力量,没有这种信仰力量的支持,企业内部的各种千奇百怪的矛盾是很难、很难解决的。

曾有一个跟着方洪波一起进美的公司、一起住筒子间的同事,二十几岁一起结下的交情,但业绩不行,方洪波要把他干掉。朋友劝他,你跟方总是那个关系,你找他说说情呗。那哥们说,不要去说,没有用的。人家说,方洪波这么无情无义?那哥们说,不是方总无情无义,方总跟我私人还是好哥们、好朋友,哪一天他不做美的总裁,他肯定会来请我吃饭,但是只要他是美的总裁,他就必须下手,必须把我干掉,这就叫职业化。

哈佛商学院最受人尊重的教授克里斯坦森——就是提出颠覆式创新那个老先生——死之前最后一堂课,就给大家讲一个词,信托责任,英文叫fiduciary,很奇怪的一个词。


职业化就是每个人做好自己的工作

职业化的逻辑就是每个人做好自己的工作,就这么简单。

大家知道,我们中国最重要的城市是北京,北京最重要的地方是天安门广场,英国最重要的城市是伦敦,伦敦最重要的地方是特拉法尔加广场。我们的广场纪念1840年所有的人民英雄,特拉法尔加广场只纪念纳尔逊一个人,可见纳尔逊的地位。

他12岁参加皇家海军,18岁做舰长,后来但任波罗的海舰队副司令,发明哥本哈根战法,全歼丹麦海军。1805年特拉法尔加海战,消灭了西班牙和法国的联合舰队,奠定了大英帝国150年,直到二战。他靠的什么?靠的是每次决战年的海上霸权前夕打的那个旗语:England Expect Every Man Will Do His DUTY (英格兰期望每个人做好自己的工作),就靠这个,每个人做好自己的工作,就能创造所有的奇迹。

但大多数公司做不到这一点,往往容易进入所谓的卡普兰三角,公司这种搞事的搅屎棍,团队里有一根、两根,就永无宁日。他不做好自己的工作,老说别人害他,其实是他在害别人,然后出来扮演拯救地球的角色,最后所有功劳又全是他的。

其实,每个人都做好自己的工作,负责填炮弹的填炮弹,负责瞄准的瞄准,负责点火药的点火药,炮就打得准,战斗力就强,但是难。

有些中国企业稍微大一点就以经营代管理,就是划小经营单位,承包制,挣多少分多少,这叫以经营代管理。真正正规化的大企业是不搞这些的,它肯定是大分工、大合作、大利润,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挣到大钱。

航空母舰上2500个工种,小舢板上就一个,但是就算10000个小舢板,把宇宙中所有的木材都拿来做小舢板,也打不过一艘航空母舰,因为你没有分工。中国企业因为没法团队合作,最后基本都是走这个路子,全是一个个独立的经营单元,然后年底看挣多少钱分钱,还觉得自己管理水平很高。

管理靠什么?靠的就是职能部门。最重要的三大职能部门:一是骨骼系统,二是血液系统,三是神经系统。骨骼系统是干部梯队,人力资源;血液系统是财务会计,资金调配;神经系统是什么?流程管理,IT系统。现在管得好的企业,华为这样的企业,全世界范围几十万人,每天进出账细到1块、2块,你想想这个管理的颗粒度。

英美为什么战斗力强,它背后本质上是英美法的力量,本质上是因为公正,大家都不担心自己付出的会不会得到应有的回报。像纳尔逊高度授权,他说,每个船长,只要开战,没有什么事情是你不应该做的,就按照你的逻辑去做就是了。他最关注的东西是什么? 就是受伤的和牺牲的士兵的名单,要第一时间送到特拉法尔加广场旁边的海军部,让他们做好抚恤工作。

所以你看美军牺牲的战士,有一套非常隆重的报丧流程,如果遗体运回来,流程就更是难以想象地隆重,这都是英美法一脉相传的、公正的这套系统在背后支持的。

打仗就是打后勤,为什么后勤这么难呢?因为打仗的时候要靠后勤发财,是真TM容易的事情,是全世界最容易的事情。比如,要送400吨粮食从东北送到山东,一路日军在后面追,还有八路军沿途骚扰,最后送到多少吨也没人说得清?送到十几吨就可以交差了,剩下300多吨私下拿去卖,也不是不可能。后勤背后靠的是这套法律系统、靠的这套公正的系统,所以英美法动不动就要ourt-martial(军事法庭审判)一个人。

不懂行的人就是不懂。西方别的国家,也总觉得可以挑战挑战英国人、美国人,但最后结局都是无比悲惨。所以,除了英美,所有其他主要国家都要经历至少两次惨败,被人摁着脸在地上摩擦,才会服气,才会安静下来过自己的日子。法国人两次,一次是七年战争,一次是拿破仑,老实了;德国人两次,一次一战,一次二战,老实了;日本人两次,一次二战,一次80年代末经济泡沫破灭,老实了;俄罗斯人苏联一次,俄乌战争一次,估计也快老实了。

一本书叫《杀戮与文化》,讲得比较清晰,战斗力来自于什么?从来都是来自于这套公正的系统,来自于对个体的首创性的保护,来自于团队完全无缝的顺滑的合作,战斗力只能来源于这些。其他,全是假的。


中国职业化的三个“敌人”

在中国做职业化,有三种通俗文化是我们最大的敌人。

第一种文化是武侠文化。它老追求盖世武功,山洞里找到一本秘籍,然后就成了天下第一高手,当代武侠文化是以金庸为代表。

第二种是谋略文化。西方人不强调谋略,甚至瞧不起谋略,他们认为谋略是猴子的智慧。我们很多中国人天天琢磨谋略,总想着下“一盘大棋”,憋出一个什么惊天妙计来,谋略文化的代表是《三国演义》。

然后是发迹文化。总追求一蹴而就,一招制敌,一夜暴富,代表的通俗文学就是《水浒传》“一根哨棒,打下四百军州”,还有什么《隋唐演义》之类,都是讲这些的。

这三种文化对很多做企业的人都形成巨大的干扰。三种文化有一个共同的本质就是一个字:爽。

你想想武侠爽不爽,真tm爽;谋略爽不爽,真tm爽;发迹,很多网络文学都是讲一个穷小子怎么就突然发起来了,为什么大家爱看,付那么多钱去看?爽啊!爽文化的本质是什么?是懒。

有人说中华民族勤劳勇敢,你看早上6点马路都已经开始堵车了。但是,为生活所迫,那不叫勤劳。像牛顿这样,达尔文这样,富家公子吃喝不愁,几十年如一日,全世界去搞科研、去探索、去发现,那才叫勤劳。

几乎所有的戈壁徒步都有一个奖叫沙克尔顿奖。一个英国人在南极探险的时候,出现最危险的情况,历经千难万险去寻找救援,过了小半年时间,带着救援的物资和人员回到南极小岛,把20多个人一个不剩地全部给救回去。那个人叫沙克尔顿,一个英国贵族,其实是爱尔兰人,这是非常罕见的一种精神。

做企业跟爽文化完全相反,我们不能去追求盖世武功,因为做企业全部是平常功夫。肯德基就是看见顾客来要看着眼睛、微笑着说欢迎光临;司机接站,就是一定是在出口处举着小牌子接站,这都是平常功夫。

不要去找惊天妙计,因为做企业靠的都是周密安排,什么可能性都提前想到,无论出现什么情况,都有预案,靠的是周密安排。

然后不要想着一夜暴富,因为做企业靠的是长期坚持,没有一夜暴富的可能性,如果有,这东西能让你一夜暴富,也一定能让你一夜暴穷。

总结来讲就是“三个不”: 不意淫(平常功夫) 、不侥幸(周密安排)、不懈怠(长期坚持)。


(吴春波,知名企业战略专家)




2009-2023 隆生企业版权所有 粤ICP备05072500号